第四屆U23世界盃將在今天晚上正式點燃戰火,中華隊被分在了A組,將與日本、委內瑞拉、南非、德國及哥倫比亞,爭取三席的複賽資格。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今天我為大家整理了本屆U23世界盃的十大看點,從賽制、教練團再到選手名單,全部用成懶人包給你們看,首先是第一點,這是U23第一次,在臺灣舉辦。 U23世界盃其實最早是以「U21」的方式舉辦,第一屆賽事是2014年在臺灣舉辦,由郭李建夫總教練領軍,陣中包括王柏融、陳傑憲、宋家豪等,現在都已經是頂尖的職業好手,最終他們把冠軍留在了臺灣,所以當時那屆選手,又被大家稱呼為「金牌世代」。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WBSC後來開會討論,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像美國、加拿大支持,所以決定把U21改制,年齡放寬到23歲以下的選手皆可參加,所以U21走入歷史,2016年開始變成U23,第一屆是在墨西哥舉辦。 經歷墨西哥、哥倫比亞、墨西哥後,這次U23將回到臺灣,在天母、洲際及斗六三地開打,票價也已經公佈,
線上百家樂
中華隊預賽的內野票為600、外野則是300,至於非臺灣的他國賽事,
多寶彩票
則開放免費進場,從預賽、複賽到決賽合計11天的賽程,冠軍隊伍會在10/23出爐。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因為在臺灣舉辦的關係,所以收視時間相對友善許多,不同於去年在墨西哥的U23,
場中投注
沒有任何單位購買轉播權,這次不管是在有線的緯來、MOD的愛爾達,或者網路的Twitch、Line today都可以看得到,帶起的熱度,想必也不會太低。 那第二點,就是只打「七局」的特殊賽制。 WBSC在2019年就開會決議,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看球,將把U18跟U23世界盃改為7局制,所以因疫情延到去年才舉辦的第三屆U23,就已經採用「七局」賽制, 首當其衝就是明年的U23世界盃,而2021年的U18世界盃也將變為7局制,這將是U18和U23世界盃史上第一次只打7局,去年的總教練吳思賢就提過,這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或許第一局就要做戰術,該短打就短打,該推進就推進,以先搶分為主,而投手分工也不能用過往9局的調度方式,先發投手不好可能就會馬上要換人。 那這次賽會一樣打七局,中華隊總教練換成了謝承勳,他同樣提到了投手調度,認為場上一有狀況,就可能會隨時換投,另外,由於局數縮短,所以希望野手能減少失誤的產生,避免被對手形成大局,攻擊上則會要求球員提高上壘率,才能製造更多的得分機會。 雖然大家都開玩笑說,中華隊最怕打八、九兩局,所以改制七局我們肯定拿冠軍,不過上屆U23臺灣其實只拿到第六名,這次亞洲強敵日本將回歸,對於中華隊而言,也會是非常大的考驗。 再來第三點,我們進入選手的環節,這次從名單上可以發現,
現金版
本屆U23,臺灣是以中職二軍選手為主體來參賽的。 在U23改制的第一屆時,中華隊的24人正選名單中僅有兩位職業選手,分別是旅美的陳品學跟林子偉,其餘全是大專跟業餘好手,沒有任何中職的球員。 但隨著選秀制度的變遷,高中生早早就投入職業舞臺,使得大專戰力乾涸,加上今年在臺灣舉辦,意願上普遍提高,所以本屆U23共有14位職業選手參加,創下了歷年新高。 其中11位是中職選手,包括池恩齊、紀慶然、徐基麟等,都是前段輪次的新秀,另外像莊昕諺、張翔等,今年都已經是二軍主力培養的選手,相信也會讓關注中職的球迷,有更大的意願來收看。 第四點,可以來看看嗑滷汁的第四棒,有沒有奇效。 曾到兄弟、樂天及富邦都擔任過客座打擊教練的克魯茲,在水手小聯盟體系有多年經歷,2014年首度來臺擔任業餘崇越(現改名安永鮮物)的打擊教練後,陸續參與了多項中華隊賽事,包括U18、U21、U23世界盃、世大運、亞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也因為他的執教,總是能明顯幫助球員或球隊的打擊提升,因此讓他有了「滷汁」的名號,江湖人傳只要「嗑滷汁」就能大爆發,旅日前的王柏融,也是接受了克魯茲的指導,後來才打出「大王」級的成績,當年他就是U21陣中的第四棒。 兩年前因眼疾離開樂天後,克魯茲就沒有再進入中職隊伍客座,而是專注在培訓隊的執教中,除了備戰明年的亞運,也接手今年的U23打擊教練,這次賽會他也特別點名兄弟的兩位選手,其中一位就是曾頌恩,這次他將扛起中華隊的四棒重任,我們也可以來期待一下,他嗑了滷汁之後,長打火力能否更進化。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五點則是三位旅外戰力,包括日職樂天的王彥程、美職運動家的莊陳仲敖,還有美職響尾蛇的陳聖平。 總教練謝承勳提到,原本在規劃名單時,紅襪的劉致榮、響尾蛇林昱珉跟海盜的陳柏毓都有列入徵召考慮,但球團考量他們的投球量後,並沒有放行,所以最終只選入三人,比上一屆的五人還要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這三人的定位,謝總也有了初步的規劃,左投的王彥程在日職二軍都是固定先發,這次應該會扛下一席輪值,莊陳仲敖則是傷癒剛復出,球團有給投球限制,投50球至少要休息2天、投40球則是休1天,所以被選為終結者,陳聖平除了守二壘以外,應該會被賦予開路先鋒的重任。 第六點,則是關注「臺製潛水艇」,陳宇宏的表現。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21歲的他,原本就讀稻江管理學院,後來轉往環球科大,都不是我們認知中的傳統棒球名校,但他卻能靠著「低肩側投」闖出一片天,去年也獲得中華隊總教練吳思賢青睞,入選U23國手,也是生涯第一次穿上國家隊球衣。 跟林昱珉、莊陳仲敖同樣擔綱兩場先發的陳宇宏,面對捷克跟巴拿馬都繳出六局無責失的成績,對巴拿馬開賽還演出14上14下,合計12局的投球只被打3支安打,防禦率保持在完美的0,以防禦率王之姿,被選為U23最佳先發投手,大家對他的關注度也瞬間增高。 今年陳宇宏投入選秀,被臺鋼雄鷹用第五輪的順位選進,這次有了職棒選手的光環加身後,同樣被教練團定位為先發的陳宇宏,能否複製上一屆的好成績,也值得我們來觀察。 第七點,要來看中華隊的「忙內」,賴延峰。 平鎮畢業的賴延峰,高中時期有穀保殺手的美名,多次在冠軍戰帶領平鎮奪勝,也連續兩年獲選為黑豹旗最佳投手,最快球速可以投到147,但高中畢業後,他卻沒有像同期的隊友陳志杰、吳秉恩這樣,投入中職選秀會。 當初他跟家人評估後,認為那屆有很多旅外球員投入中職選秀,他的選秀順位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才接受平鎮教練團的推薦,加盟了合作金庫,加上打職棒風險比較高,對於進業餘這件事,也沒有後悔。 上一屆賴延峰有入選培訓隊,但第二階段就被刷掉,這次則是以19歲的年紀,順利進到正選,也可以說是越級挑戰U23,又可以熟悉的隊友張翔在國際賽搭配,我個人是非常期待,可以看到他的成長。 第八點,就是要看火球男林振瑋,能否突破158這個數字。 身高200公分,同時也是郭泓志外甥的林振瑋,目前就讀文化大學,去年在大專棒球聯賽,面對輔仁大學先發,林振瑋雖然只投2.1局退場,但轉播最快測到157,而現場球探及球隊測速槍都顯示158。 今年春季聯賽,林振瑋再次證明自己的能力,對長榮大學先發三局飆7K無失分,現場測速槍最快來到158公里,也追平個人紀錄,而郭泓志也曾在自己的Youtube影片中透露,林振瑋在美國夏季聯盟已經丟到101mph,也就是162公里。 這次U23培訓隊的名單中,本來除了他,還有開南大學的潘文輝可以投到158,但潘文輝最終並未被放進24人正選中,所以更多的火球焦點,應該會放在林振瑋身上,前陣子跟U18培訓隊的交流賽中,他最快丟到156公里,就讓我們來期待,他能在自家主場飆到什麼地步吧。 第九點,可以來關注一下李晨薰的旅外之路。 193公分高的他,高中在平鎮第一年就在臺日青棒賽飆到148公里,開始成為國內外球探爭相追逐的大物投手,
信用球版
當時他還壓制日本春季甲子園冠軍大阪明星隊,獲得日媒高度讚賞,甚至幫他取了臺灣大谷翔平的封號。 想不到,高二升高三時,被選為U18國手的李晨薰,在對美國的賽前熱身賽,只投一顆球就出現右手痠麻無力的感覺,第二局球速掉了超過10公里,回國檢查後,確認是右手韌帶撕裂,這一刀動下去,經歷長時間的休養+復健,直到14個月後再次於正式比賽踏上投手丘,去年穿上了國體大球衣,吸引多達9支美職和3支中職球隊的球探現身。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首度參與U23的他,集訓期間調整並不到位,最終獲得一場出賽,今年他從春訓、二軍交流賽慢慢找回球速,最快丟到154,比受傷前的他還快。 上屆U23的莊陳仲敖跟林昱珉,都是U23丟完後沒多久就被國外球隊簽下,對於李晨薰而已,本屆賽會就是他最好展現能力的機會,如果能證明自己已經準備好了,那說不定年底,就有機會出國闖闖看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第十點,當然要來看看臺灣,有沒有奪牌希望啦。 從U21改制到U23以來,臺灣三屆賽事裡面兩度打進複賽,但最好的名次只有第五,是在2018年的第二屆,帶著兩敗晉級的中華隊,複賽只贏多明尼加一場,後來輸給韓國跟委內瑞拉,最終無緣闖進決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今年被分在A組的臺灣,除了要跟上屆冠軍委內瑞拉和季軍哥倫比亞競爭以外,還得跟亞洲強權日本碰頭,
場中投注
過往大多以職業二軍為主體的他們,這次是派出全業餘陣容,但實力仍是不容小覷,形成A組四強鼎立的情況。 對於中華隊而言,跟哥倫比亞的開幕戰將會非常關鍵,首戰將推出陳宇宏,上一屆他有跟中南美洲球隊巴拿馬對戰的經驗,除了陳宇宏以外,謝承勳總教練也透露將採取「雙先發」,所以林振瑋、莊昕諺或甚至王彥程,都有可能接在他後面登板。 今年臺灣在各個三級棒球賽事都有奪牌紀錄,U12擊敗多明尼加拿銅牌、U15同樣是銅牌,U18雖然敗給美國,但還是拿下了一面銀牌,那接下來,就得看成棒的大哥哥們了。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FB搜尋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中職33年:2022 U23世界盃棒球賽13日開打 中華隊賽程表、名單、轉播牧田和久不是唯一?盤點中職過去資歷顯赫卻不符預期的日籍洋將放棄加盟是好是壞?盤點中職過去變成「air」後二度選秀的球員洋將要待九年真的很難?臺灣棒球史上前十名的長壽洋將當年為何離開?富邦下一位引退人選?詹智堯:「我的職棒生涯已經沒有遺憾了」從選秀50輪蛻變百勝傳奇!羅力當年會來臺全因前桃猿領隊的堅持?轉投富邦成全隊最強打者!兄弟當初怎麼會放走王勝偉?阿甘障礙高懸20年!為何沒有狀元能突破蔡仲南的600萬簽約金?封面來源:運動視界圖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