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突然,我想跟各位聊聊二軍這檔子事情。說突然也是……還好,實際上已經想講很久了,只是這陣子感覺更強烈。這幾年來在各網路論壇上收集球迷反應,看來看去總是發現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總有部分球迷把下二軍當成一種懲罰的手段,反正誰誰誰表現不好就先下二軍就對了,球員打不好下二軍、教練教不好一二軍教練應該交換,說來說去也是叫教練下二軍。弄到我都想問:怎麼在我沒注意的時候,二軍就從農場變成古拉格了? 說到二軍就是……我什麼都沒說 CPBLTV截圖 先給各位歷普一下:蓋古拉格者,俄文羅馬化寫成GULag,是舊蘇聯時代「勞改營管理總局」的縮寫發音,在西方,這個詞的意思也可以指勞改營。也不能怪這麼想的球迷,說真的,去問十個球迷大概有六個不知道二軍實際要承擔怎樣的作用,輔以前幾年有些報導指稱二軍「很操、很累、去過一次就不想再去」,如果只是單純收集這些訊息,大概會以為二軍就是個勞改營、矯正區,搞不好一進去就要先來倒背包、震撼教育、黃埔大地震……實際上會不會這樣做我不知道,不過現在我想來談談二軍。在這裡我要先問一個問題:如果不去查,大家知道二軍現在一年有幾場比賽嗎?中華職棒的現況是一軍一年打120場,二軍到前幾年都還只有一半的60場,現在則是理論上72場,實際上打不到72場,二軍比賽只要補賽塞滿就不再加場,去年二軍打最多場的是統一,進行66場賽事,打最少的則是Lamigo,僅有57場。或許有人會有點想問「提二軍有幾場比賽要幹嘛」,那我會說,比賽場次是很重要的,因為比賽場次有幾場等於提供選手養分的打席和局數有多少,中華職棒一軍全年度120場比賽,會累積大概4700個打席和1060局左右的投球局數。如果我們照比例下去分配,
GB寶藏電子
就知道72場比賽打滿,大概一隊也只能分配到約2800個打席和640局左右的投球局數。然後問題來了:在某些人的想像裡,打不好就該下二軍調整,這2800個打席該要怎麼分配?在這些人想像的二軍裡堆滿了:狀況不好與養傷中的一軍選手、還有剛選進來還沒熟悉職棒的二軍新秀,然後這些人去搶2800個打席,更別提2800個打席並不能照比例分配,因為打線和守備位置限制,一個打線位置大概只能分到300個左右的打席而已。要嘛,
ATG孫行者
就是一軍選手在二軍調不出什麼東西,要嘛,就是新秀要拖幾年才能練出東西。因為資源是有限的,只能選擇一邊灌注,
娛樂城有哪些
如果什麼都灑一點,結果通常是什麼都收不回來。因此,二軍不該是勞改營、矯正區、精神改造地,二軍在外國也稱為「農場」,那是個應該讓農作物,也就是新秀順利成長的地方。不是說球員就不會散漫,但是整頓散漫球員不用下放二軍也能做到,在沒有二軍的年代,中華職棒也沒缺過整頓球員精神的手段。至於那些口口聲聲嚷著「打不好就下二軍換新秀上來打」的球迷,我也只能問他們有沒有聽過一個英文單字,叫「rush」。 突然拉上一軍的新秀不一定都能表現很好 CPBLTV截圖 是的,rush有分很多種,
QT仙境傳說
比如說zergling rush、triple bunker rush或是2 gate zealot rush……咳咳,沒事,歡迎回到中華職棒。在職棒講的「rush」就只有一種:職棒新兵丟進高強度的一軍,讓已經成熟的球員針對他們的弱點反覆攻擊,直到搞到他們連原來怎麼打球都忘了。雖然有些人說「rush這檔子事情並不存在,會活下來的人怎樣都會活下來」,可是如果你看到張民諺從「擁有最好的Line-drive天分打者,是La new熊最好的五棒人選」變成生涯僅以.255/.308/.344做收,再看看他一路走來的棒球路,可能也會覺得如果當時有夠好的二軍說不定會有別的結果。在這裡又要問一個問題:「新秀到底是什麼?」說明白一點,新秀就是球隊的未來,是目前場上某位固定先發的接班人,也就是說,整天喊叫「把新秀換上來練」的人,其實是拿球隊未來在開玩笑。誠然,一個在二軍磨練已久的新人上來一軍還是要受點震撼教育,
現金版 信用版
所謂第二年撞牆期和1000打席效應在到現在的中華職棒仍然適用,不過實際上已經在二軍打遍天下無敵手再上來一軍和「反正不管怎樣先弄上來試試看」得到的結果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再回頭來說到一軍選手去二軍「調整」這件事情,別的不說,幾年前引退的陳金鋒就很明白告訴我們:不管打者在二軍表現多好,回來一軍還是需要重新適應一軍投手的球路、球威和變化球幅度,叫一軍打者去二軍調整實在不是什麼好策略,他在二軍消耗原本新秀可以吃到的打席以後上來一軍還是要重繳學費,那就會有點讓人想問去二軍到底是好是壞。 說到一二軍來來回回,還是要把這位請出來拜 CPBLTV截圖 當然啦,這不是說「一軍選手永遠不能下二軍」,而是要評估以後再決定是不是要去二軍。如果說選手技術或身體層面沒什麼太大問題,單純只需要調整狀態,在一軍調整遠比在二軍調整來得好。比如說Lamigo就把陳俊秀放在一軍,有機會還是讓他上場打一打,可以避免他真的去二軍「養傷」結果狀況好了回來還要重新適應一軍。當然,每個選手需要的調整模式不一樣,有些選手是需要持續在一軍出賽才能把狀態拉回來,這種選手打不好就丟二軍,在二軍打好才重新叫回一軍肯定還是沒啥表現;有些選手則是真的需要去欺負一下小朋友恢復自信,那這種人去二軍一陣子回來馬上就生龍活虎。是可以說「球迷不用考慮這些,說下二軍只是講氣話」,問題是當你看到某些球團的調度感覺起來就在反應球迷的氣話,那就不知道到底是巧合、球團很重視網路聲量、還是調度者搞不懂球員狀況,不管哪個,長遠來看都不是好事。 因為這裡放誰都會得罪人,所以我決定放一張風景照 CPBLTV截圖 說來說去,現在會有這種問題還是因為二軍場次不夠。美國的農場會長到好幾支球隊分好幾個等級那都是有需求才會長成這樣,就現在臺灣職棒的狀況來看,一支二軍60人名單也就差不多了,多增加人手是不怎麼必要,那說到多加場次,其實就是要多付錢,說到多付錢……嘿,付錢就是要賺回來的啊。在臺灣這種二軍沒辦法自力更生的狀況下,場次不夠還是只能湊合著用,既然是湊合著用,一二軍升降調度就更考驗球團的智慧。最後還是不免談到國內某球團某知名K主力球員升降事件,這個在運動視界也有人專文討論過,覺得該球團太沒耐心,而在這裡,我要提供另一個看法。假如中華職棒有完整的Disable List(傷兵名單)規範,那可能整個故事的評價就會大翻轉,原因無他,DL這玩意是有個期限的。假如K主力因各種原因進入15天DL,在這段時間裡把S新秀拉上來打個幾場比賽,我們就知道他只是來觀光的,兩星期以後就要回二軍。過幾天之後球團評估K主力可能在DL裡要蹲超過15天,就把他移到更長期限的DL裡,
魔龍傳奇
並決定拉上另一個K替補,同時終止S新秀的觀光行程,提前送回二軍,那這整個調度就清楚明白,影響到S新秀升降的是K主力的狀況,而不是教練團在亂搞。當然,在現在中華職棒60人登錄名單看來看去也還夠用,傷兵名單在中職應該是沒什麼出現的機會,然而要不要和球迷溝通說明調度原因則是球團的選擇。只是中華職棒古來「反正我就是這麼幹了,不管球迷覺得有沒有道理,不用解釋這麼多」的風氣是從來沒變過,所以球迷也只好戰成一團各自報隊站邊,要說是增加討論熱度的方法,好像也有這麼一點道理……嗎?要是這整件事情其實都是所謂AKB商法,那我也只能說,球團神機妙算,我等感恩佩服、自嘆不如。那我就想問:你覺得答案是「教練團很清楚自己在幹嘛」,還是「教練團其實搞不懂自己在幹嘛」呢?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