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既生瑜何生亮」,頂尖名宿之間的較量,總是可以激起一番熱血與激情。例如 NBA 曾有「Bird/Magic」;網球有「Agassi/Sampras」、「Federer/Nadal」,而棒球也不例外。但由於棒球是比較偏向團隊的運動,宿敵多半是球隊之間的競爭,如洋基對紅襪、道奇對巨人。不過,新世代的球員中,
娛樂城有哪些
有兩位頂尖的內野好手,除了身手與天分都受到高度肯定之外,他們也曾先後分別待過波士頓紅襪!那就是紅襪三壘手 Rafael Devers,與白襪二壘手 Yoan Moncada! 兩位球員對臺灣球迷應該都不算陌生。當時林子偉被紅襪拉上 MLB,就是為了墊檔大物新秀 Rafael Devers 的初登板。目前看來,Devers 站穩了腳步,並持續穩定地輸出貢獻。至於 Yoan Moncada,曾經讓紅襪付出破歷史紀錄的簽約金,並被譽為幾十年難得一見的瑰寶。去年在紅襪完成初登板,今年則順著 Chris Sale 的交易案一起被打包至白襪。雖然尚未適應大聯盟的強度,但仍相當受到期待。 當然,兩人曾待過豪門紅襪的經驗,也不免讓球迷比較起孰好孰壞。目前來看,Devers 的表現讓紅襪占了上風,不過這可不代表 Moncada 不如 Devers。究竟該如何以正確的認知心態來了解兩位大物呢?本文將有球探評比的介紹,與這段時間的出賽分析! 球探報告比一比! R. Devers 《MLB Pipeline》 Yoan Moncada 55 打擊 60 60 力量 55 40 速度 65 55 傳球 60 50 守備 50 60 綜合評價 65 #4 百大排名 #1 Rafael Devers
(Photo by Stephen Brashear/Getty Images)Devers 有著令許多人稱羨的打擊實力。他的揮棒相當快速、自制,打擊機制與同齡相比顯得相當成熟。無論是拉打或推打都能輕鬆運用,並懂得善用自家主場「綠色怪物」的優勢。辨識變化球的能力為中上,選球能力尚可。力量部分,Devers 剛被簽下時球團評估其有平均等級的打擊爆發力(Raw Power),一年有 15~20 轟的產能。隨著小聯盟強度逐漸提升,他的天賦能力也不斷地在實戰中兌現,今年在 2A、3A 合計就敲出了 20 轟,上大聯盟又多累積 8 支(僅僅 24 戰、102 打席)。 守備部分,Devers 在小聯盟時便一直擔任三壘手,儘管報告認為其天花板將有平均等級可期待,不過在小聯盟他的守備成了不定時炸彈,一路以來球團所憂慮的問題也正是此。四年小聯盟僅有 .938 守備率。考量年紀,對於他的守備應該抱持著樂觀的心態,
娛樂城遊戲
而他本人也下諸多苦心磨練。先前總管受訪有提及到,比起剛簽約時,他的啟動速度有著明顯的進步,傳球的準確也大大提升,甚至被升上去之後也上演幾次精彩的 Nice Play。 季初時 Fangraphs 給了 Devers 55FV 的評價,相當於是優於平均。不過,當時人仍在高階A,如今已是大聯盟的先發班底了,季中評價時各家也大大提升。他的到來確實為苦擾紅襪已久的三壘空洞,
熊貓體育
帶來久違的甘露,而他也將隨著 Andrew Benintendi、Mookie Betts 等人…成為未來幾年隊伍的核心主力。 當然他也不是完全不需要擔心,守備仍是一大隱憂。6 呎的身高無論放在哪個位置,都顯得有些矮小,但他的體重比起剛簽約時,卻是上升不少,推估目前應至少有 200 磅(官網寫 195 磅)。身形的增加可以提升打擊爆發力,加強長打產量,但也會犧牲守備的靈活性(可以參見雙城的 Miguel Sano)。隨著年紀逐漸增加,Devers 最終恐怕還是得離開三壘,轉調專職一壘手或 DH。 Yoan Moncada
(Photo by Jeff Siner / charlotteobserver)如果說 Devers 擁有中上的打擊潛力,那麼 Moncada 肯定是前者的強化版。他的揮棒帶有一點 uppercut,使他更能夠發揮身體的爆發力追求長打。他屬於左右開弓打者,儘管他擔任左打時,動作顯得比右打流暢些。他也擁有相當驚人的力量,能夠將球一棒送到難以置信的遠方。他可以針對防守布陣做出不同的調整,現階段他在 Gap Power 的發揮來得更優秀。 另一項亮點莫過於 Moncada 的速度。他在六十碼跑壘測試(本壘至二壘的距離)跑出 6.6 秒的成績,換算成百米則是不到 12 秒。這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但如果把 Moncada 那 6'2''、205 磅(或可能更重)的身材納入考量,可以說是相當驚人又了不起的數字。他也善用這優勢並發揮在實戰-在 134 次盜壘嘗試中跑出將近 85% 的成功率。一旦他進入加速衝刺的狀態,便有能力利用深遠安打藉此多進佔一個壘包,
真人百家樂
且能讓投、補陷入煩躁。 臂力與傳球部分也都獲得高評價。去年在波士頓完成初登板時,紅襪球團規劃他負責三壘守備,不過他在三壘的應變能力顯然還有待加強。今年轉戰白襪,球團則將他調回熟悉的二壘,希望盡可能地降低其在防守上的不適應。技術方面,暫時還無法匹配上身體素質,接球-傳球兩手之間的轉換有些生硬。但比起 Devers,這方面的問題顯然沒那麼嚴重。 (Charles Krupa / AP)幾乎任何一家的評比都給予了「當今最佳棒球新秀」的稱號。Fangraphs 更是給出了 70 FV 的超級高標(先前則有 Kris Bryant、Bryon Buxton、大谷翔平,獲得如此高評價)。沒人能否認他全方位的實力,舉凡打擊、力量、跑壘、守備、傳球、本壘紀律,無一不屬上乘。剛滿 22 歲的他,最終有可能成為一名年產 7 WAR 的超級球員。 一百打席樣本的超級比一比! R. Devers 打擊 Y. Moncada 102 PA 119 8 HR 3 25.5% K% 36.1% 8.8% BB% 15.1% .356 BABIP .302 .301 ISO .172 151 wRC+ 89 0.8 WAR 0.2 Rafael Devers Devers 升上大聯盟之後,在少少的 102 打席繳出了 151 wRC+、0.8 WAR 的成績,並打出八發全壘打。選球方面,雖然一如預期地有著 25.5% 偏高的三振率,但也獲得 8.8% 的保送率,K/BB 並沒有演變成失控的局面。 讀者對 Devers 最有印象的畫面,想必是下面這一球: Devers 成為第二位從洋基前終結者「火球男」Aroldis Chapman 手中轟出全壘打的左打者,相中這顆中間偏高、102.8 mph 的四縫線直球,一棒掃到相反方向的左中外野,擊球噴發速度(Exit Velocity)高達 105.8 mph、距離長達 423 英呎,是一顆無論在任何球場都必定過牆的全壘打。 從上面那一球,可見 Devers 有相當了得的反方向攻擊能力。事實上,本季八支全壘打的其中五發,都是以推打將球擊到相反方向;另一支到中外野;其餘兩支則是拉打到右外野。樣本放大到所有的擊球,僅有 20.9 % 是採取拉打,推打則是將近翻倍的 40.3%。在今年 405 位累積超過一百打席的打者,Devers 的拉打比率排名第三低(僅次 DJ LeMahieu 與 Kelby Tomlinson)、推打比率排名第四高(僅次 Tomlinson 與他的兩位隊友 Brock Holt、Deven Marrero)。
(Rafael Devers 2017球季 擊球落點) 在這個數據與科技蓬勃發展的世代,打者的攻擊型態、落點分析往往會被摸的一清二楚,極端的拉打者已經不像過往那樣地吃香。因此球隊會希望打者也具備反方向的攻擊能力,如此可以避免被對方防守布陣大量打點。當然,拉打還是比推打更能釋放身體的力量,會選擇大量推打的打者,多半是屬於弱棒,不具有一棒擊沉的能力,因此盡可能地將球打向無人守備的空處。 下表是推打比率前十名的打者,其純長打值(ISO)、攻擊指數 wRC+、滾飛比的分析。 選手 推打比例(降排) 滾飛比 ISO wRC+ Brock Holt (BOS) 43.9% 2.73 .033 38 Deven Marrero (BOS) 41.9% 2.41 .106 45 Kelby Tomlinson (SF) 41.2% 2.22 .041 73 Rafael Devers (BOS) 40.3% 1.48 .301 151 Joe Mauer (MIN) 39.4% 2.04 .104 106 Miguel Rojas (MIA) 38.3% 1.89 .049 84 DJ LeMahieu (COL) 38.1% 3.07 .079 88 Luis Torrens (SD) 37.9% 2.68 .046 26 Mallex Smith (TB) 37.7% 2.08 .096 97 Austin Romine (NYY) 37.2% 1.49 .082 56 Devers 能有如此突出的成績絕非只是單純的好運。從擊球噴發速度來看,他打出了 91.2 mph 的平均噴發速度,排行第 15;非滾地球的噴發速度也高達 94.1 mph,排行第 29,都是屬於聯盟的 top tier。 上表除了 Devers 之外的九位推打者,只有 Joe Mauer、DJ LeMahieu 累積超過兩千個打席,Joe Mauer 是唯一被認證的強打。而 Devers 更是具有上等的長打火力,搭配其突出的反向攻擊,幾乎可以打到球場的任何一個位置。使他在左外野特別短淺的芬威球場(Fenway Park),更能佔盡地利之便。根據《Statcast》提供的資料,假使 Rafael Devers 的比賽全都在主場進行,那麼如今他的全壘打可能會是 11~12 支。 下個球季將會是他生涯第二個賽季,他的成績可能會面臨一些調整,以及被對手特別針對而向下修正。畢竟,要複製 .356 BABIP 的難度高了些,不過他仍會是位令人敬畏的強打,在攻擊端上做出諸多貢獻。至於防守端,就以本季少少的兩百局樣本看來,是屬於「尚可接受」的標準。隨著越來越適應比賽節奏,
RSG老虎機
他應該會更加得心應手於守備,成為一名平均水準的三壘手。 Yoan Moncada Moncada 今年在 119 個打席之中,繳出 .192/.328/.364 的打擊三圍、三轟、89 wRC+、0.2 WAR 的成績。並獲得了 36.1% 的三振率與 15.5 % 的保送率。 一個紅襪之所以「棄 Moncada、選 Devers」的說法是認為,紅襪急著想要再拿下一個冠軍,因此啟用變化球應對能力較好的 Rafael Devers。只就目前可取得的樣本來看,確實也符合這個評論。無論從傳統數據、進階數據,紅襪都嘗到了甜頭,終結近兩年三壘打擊不振的麻煩。 投手也知道 Moncada 應對大聯盟等級的變化球仍是相當吃力。今年所吞下的 44 次三振之中,就有 31 次是被變化球所三振(但面對變化球的次數僅占所有打數的 45%)。無論是變速球、曲球、滑球,Moncada 都有著至少 50% 的揮空率!他在 49 個面對變化球的打數,只擊出 7 支安打。這個成績無論怎麼看,都不及格。 成績低迷的原因源自於「低擊球率」。就以本季的資料來看,他的 contact%(揮棒擊球比例)僅有 67.5%,比起平均值低了十個百分點。其中無論是好球帶內、好球帶外的揮擊球,都與聯盟均值有著差距。我甚至很意外他連揮棒都有些被動,本季的揮棒比例僅有 41.7%,比平均值低了五個百分點。儘管投手在面對他時,鮮少將球控進好球帶內,他卻還是大棒一揮便無奈走回休息室。 Moncada 不是 Chris Carter、Joey Gallo 這類「只追求長打」的盲打者。他有很好的揮棒機制,也有很不錯的選球能力。雖然追求長打讓他的三振率竄升不少,但就他在小聯盟的成績看來,
二十一點
一旦是被他鎖定的獵物,必然會主動出擊追求傷害。那為什麼至今所顯現的狀況卻不是如此呢? (Moncada 被上原浩治的 86mph 紅中直球三振。) 我的解釋是,Moncada 對於聯盟的強度還尚未適應,他暫時無法區分各種球路間的微小差異,迫使他得採取比較被動的進攻策略。投手也知道球一旦被掃到,鐵定逃不過繞壘四個壘包的威脅,情願以閃躲取代正面對決。Moncada 今年面對多少比例的變速球呢?45.28%。聯盟平均?39%。一來一往之間就相差六個百分點,而這也是解決「還未成熟的 Yoan Moncada」最好的做法。 值得慶幸的是,八月他的打擊狀況開始逐漸加熱。63 個打數擊出 15 支安打,包括兩發全壘打。雖然還是苦吞多達 28 次三振,但也選到為數可觀的 13 次保送。從 BrooksBaseball.net 的資料,無論是速球系、變化球系,其擊球率都有進步,使他暫免於被送回 3A 調整的命運。而重建中的白襪,有餘力也有空間讓他待在大聯盟學習。相信明年的 Moncada,一定可以逐漸繳出合乎期待的表現! 結論:冉冉升起的新世代大物 無論是哪一位,絕對都是當今棒壇首屈一指的指標人物。Devers 未來幾年都將肩負起紅襪三壘防區的重責大任;Moncada 也會成為重建白襪最受矚目的指標人物。雖然兩人各有不同的困境要面對,但他們年輕、有天賦、魅力又高,都有成為明星球員的資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逢一年一度的仲夏夜盛宴,便有機會看到兩人在紅土與草皮之間相互較勁,並搭檔配合! ---------------------------------Source:Red Sox: Rafael Devers and Yoan Moncada – forever linkedChicago White Sox: Scouting Report on IF Yoan MoncadaWe Need to Talk About Rafael Devers---------------------------------如果喜歡本文,歡迎追蹤筆者的專頁 收看更多好文,歡迎追蹤 MLB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