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康肖像 馮志強畫
上海著名武術家蔡海康先生從小習武,今年已七秩晉三。他在上世紀60年代就跟隨著當代著名武術家姜容樵用心學拳,在師爺手把手的傳授下,
ATG孫行者
刻苦鉆研,勤學苦練,
TU娛樂城
練就一身高超武藝。2017年,上海武術界為蔡海康先生編著的《蔡海康·姜容樵八卦掌腿法》新書發行舉行隆重的武術交流活動,諸多武術名家紛紛前來獻藝慶賀,盛況空前。最近又獲悉蔡先生的《姜傳形意拳十二形與八字功及養生功》新書即將付梓,尤為欣喜。
姜容樵(1891~1974)河北滄州人,出身武術世家。當代著名武術家、武術教育家、武術理論家。尤精通武當、八卦、形意、太極,以及張占魁所創形意八卦拳等內家拳法。
姜老行思敏捷,終日研習,經年不輟,履行致遠。每學一招式,
QT電子
必窮究其法理。姜老一生精武通文,先后撰寫了近五百萬字的著作。他寫的經典著作無論哪一部都是研精覃思,博考經籍,他的著書立說始終堅持回歸中華傳統文化,揭示武術文化的正軌走向。
姜老七秩薪傳時患有眼疾,仍親傳口授,誨人授技,嚴之有格,一絲不茍,猶口述手劃指導后生。蔡海康先生天資聰慧,悟性極高,心有靈犀。在姜老多年的悉心指導下,精研各種拳術,深得姜氏武術精髓,幾十年習武至今,積累了姜老生前的言傳身教及口授拳藝知識,這是一筆豐碩的文化遺產。蔡海康先生在傳承姜傳武術中念茲在茲,近二十年來通過博聞強記把師爺的口傳心授拳術及耳提面命教悔的拳法拳理加以整理,采摭英華,編寫成冊,陸續出版了介紹姜傳各種拳的拳理拳法書籍多本,如今又有《姜傳形意拳十二形與八字功及養生功》力作即將面世。為了能繼承發揚姜容樵武術精神,蔡海康先生筆耕不輟,窮經皓首。
千年來人們模仿動物的形態行拳仗義。姜老認為形意拳是以“人之形為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為本,象形取意,并賦予合理的拳理拳法。
書中蔡先生闡述了形意拳的精要是形中有意,意中有形,講究“神似”和“體用”。指出:形意拳重在其動作輕捷、簡約、勁整, 深存內涵,內外兼修,剛柔相濟,其形體、功能、功用、氣勢、致理取意。形意拳的風格、特點、運動及實戰應用都是非常突出的。蔡先生說形意拳的風格特點是:神形兼備、內外同修、通筋活絡、氣勢靈活、身法嚴謹、穩健敏捷、自然活潑、勁整力沉、六合為一。生克制化、剛柔并用技擊性強。這些都是秉承姜傳經典之言。蔡先生在書中深有體會的說:姜老的形意十二式有自己的特色,并有所創新。為了便于大眾學習,他將八字功編成小套路要義教學,克紹箕裘,蹱武賡續。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既有傳承,又有創新和發展。
蔡先生在書中講到姜老曾說“十二形練完,八字功收功”,這句致理名言堪為經典。姜老把形意拳的“形”和“意”的關系形象性的高度概括,達到了一種既高掌遠跖而又水乳之契的思想境界,得益匪淺。姜老的十二形講的是“形”,八字功講的是“功”即是“意”。形中有意,意中有形。例如人們常說到“起勢虎撲,
線上娛樂城
落手鷹捉”看似是形,其實是意,要的是勁意而非簡單的外形模仿,此功是人們追尋形意拳內勁之奧秘的一把鑰匙,里面的學問可大了,許多前輩的形意拳大家對此式往往終身練之不懈,習一輩子拳還品不夠的特殊味道。如果只是按飛禽猛獸外形比劃比劃打拳,那是沒有功夫的,看似外形差不多,里面其實什么也沒有。姜老說的形意拳的十二形與八字功看似“形”、“功”兩座山,其中以流河曲。其實它倆是個整體,一個練完,一個便收功,是動作形態與拳術功法巧妙運用的一種境界。姜老也時常說形意拳要做到形意同練,身心兼修,方為正道。蔡海康先生的《姜傳形意拳十二形與八字功及養生功》一書,對姜傳形意拳的十二形、八字功、養生功,對“形”和“意”之間的關系,書中都一一詳盡的描述。
蔡先生說姜老精準分析“形”和“意”之間關系的論說彌足珍貴,同時還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啟示:那么,生活中其它學術領域有沒有“象形”和“取意”之關系呢?回答是肯定的。
例如老莊的形和心(意)的哲學理論名句:物形勢成。意思是: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意義)起來;
例如訓詁學。它是根據象形文字的“形”,解釋字詞的“意”;
又如東晉畫家顧愷之作畫著重“意”在傳神。繪畫中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神形具備”等名言千年流傳至今;
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書法家在寫幅字決定字的排列“形”態之前,
平博體育
往往是“意”在筆先,才能一氣呵成;
佛教中的“拈花一笑”是說:釋迦牟尼在眾徒前只是做了拈花之“形”,眾徒不解,唯有迦葉一人懂得其“意”,破顏微笑;
文學有不可言說之維。千仞詞語的“形”,卻一“意”難求;
仿生學外形是仿動物造型,內涵是科學發明,“意”在其中;
設計學的設計主旨是:“形”刊萬“意”;
詩人寫詩追求的是“意”境美;
時尚模特表演的奇裝異服,人們一時難以理解,因為它是在探求三度空間形態外的超越時空的“意”念;等等……枚不勝舉。
在武術故事中藥山高僧惟儼指天指凈瓶曰:“云在青天水在瓶”和李道子授秘歌中的名句“應物自然,西山懸磬。”的涵義,都是在闡說“形”和“意”的哲學思想。
蔡先生提到:姜老說形意拳每個招式有形和意的哲理,它們之間的各自相輔相成、默契交融,是由“形”產生“意”,又“意”中有“形”互相融合的一種辯證關系。蔡海康先生所寫的《姜傳形意拳十二形與八字功及養生功》新書,既能讓讀者增長武術專業知識又使人聯想到形與意的哲學關系,提高文化藝術哲理思緒及增進科學知識。
近幾年我從上海暫時移居哈市。3月15日清晨,在閱讀蔡先生發來此書的電子文稿時,哈爾濱下了最后一場大雪,而這天正值上海顧村公園櫻花節盛大開幕,早、中櫻品競相綻放。
正是:江南花如雪,北國雪如花。
清·張潮曾曰:讀經宜冬;讀史宜夏;讀諸子宜秋;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2023年的春天,蔡海康先生給大江南北拳友們送來了一本武術新書,這是一份智慧和力量的禮物,恰逢其時。此書形、意相隨 ,陰、陽相生,樸素的辯證法通過十二形,八字功闡述出來,它激起了我們生活中的微妙變化與閑情趣味。
“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駘蕩”。在香花凝朔氣的南國抑或在瑞雪掩晨曦的北國春天,人們在晨練時,受到蔡先生新書的啟迪,怡然自得,心曠神怡。
蔡海康先生在新書付梓之際,邀我為其代為作序,
百家樂賺錢
并為他畫張肖像畫擬做封面,甚感深情厚誼,不敢旁騖,當竭盡全力而為之,是為序。
原中國武術在線總編 馮志強
癸卯年春 寫于冰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