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電子試玩
2019年9月21日,讀賣巨人隊靠著延長十局上半增田大輝的致勝安打,以3:2一分之差擊敗橫濱DeNA海灣星隊,拿下2019年中央聯盟冠軍。或許有球迷會覺得奇怪,央聯季後賽還沒開打,為什麼聯盟冠軍已經出爐了呢?實際上是因為近年來日本職棒為了吸引球迷入場,在季後賽的制度一直有所改變,一下子五戰三勝,又變成七戰四勝,一下子季後賽勝隊是聯盟冠軍,又變成季賽冠軍才是聯盟冠軍,正因如此,讓許多剛入門日本職棒球迷們無所適從。以下這篇文章為您簡述現今兩聯盟的季後賽制度,也避免一些過時的訊息一直在網路上流傳。 日本職棒自從兩聯盟分立以來,一直有「人氣的央聯、實力的洋聯」這種說法,「實力的洋聯」這邊姑且不論,但由於央聯有巨人和阪神兩支球隊,而且球場容量又大,使得「人氣的央聯」這句話還有那麼一分準確性,正因如此,洋聯球團也無不想盡辦法希望多吸引球迷進場,因此在2006年之前,只有洋聯曾經有過季後賽,
金爸爸娛樂城
央聯則是球季賽冠軍即為聯盟冠軍,日本一則為兩聯盟冠軍對打。 在洋聯實行三年的季後賽制度後,連續三年的日本第一總冠軍戰均由洋聯勝出,因此央聯也想導入季後賽制度,後來在廣納各方意見之下,決定了「クライマックスシリーズ」(Climax Series)這個名稱。Climax Series中文為高潮(系列)賽,日媒多半取兩個單字字首CS為簡寫。 在講高潮賽之前,先講年度排名方式,因為年度排名會和高潮賽的順位有關。 年度排名以球隊勝率為基準,而非勝場,例行賽勝率最高者為聯盟冠軍(並非高潮賽勝出球隊為聯盟冠軍)。判斷順位依序如下:中央聯盟1.勝率高的球隊 2.勝場數較多的球隊 3.對戰成績較佳的球隊 4.前年排名順位在前的球隊太平洋聯盟1.勝率高的球隊 2.對戰成績較佳的球隊 3. 扣除交流賽後戰績較佳的球隊 4.前年排名順位在前的球隊 正因為高潮賽和年度排名脫鈎,因此結果「完全不會」影響球季排名,2010年羅德隊演出史上最大下剋上,並一路打到最終拿下日本一,但依舊是聯盟第三。2017年中央聯盟盟主廣島隊在決勝輪被橫濱DeNA翻船,但一樣是從2016至2018完成中央聯盟三連霸的球隊。 高潮賽首輪(日文表示為ファーストステージ,舊稱第1ステージ,第1輪)採用三戰制,有和局,和球季賽相同,以12局為限,由球季賽第三名挑戰球季賽第二名,
鉅城娛樂城不出金
季賽第二名擁有所有比賽之主場優勢,和總冠軍戰不同的是和局不加賽,取得較多勝場的球隊晉級。如果最後兩隊戰績相同(一勝一敗一和或是三和),則以季賽第二名晉級第二輪,所以當第二名球隊取得一勝一和時,第三戰就不用打了。 高潮賽決勝輪(日文表示為ファイナルステージ,舊稱第2ステージ,第2輪),原先採用五戰制,聯盟冠軍沒有保送一勝,從2008年起採用七戰制,一樣有和局制,打完12局還是平手則以和局計,聯盟冠軍先取得一勝資格,所以實際上只打六場,聯盟冠軍擁有所有比賽之主場優勢,以2019年為例,讀賣巨人隊或是埼玉西武獅隊只要贏三場即可取得高潮系列賽冠軍,並取得總冠軍賽門票。由於有和局制的關係,也有可能出現3勝2負2和的情況,此時由勝利球隊較多的一隊晉級,和第一輪相同,如果兩隊戰績相同(3勝3負1和或其它戰績相同之情況),則由聯盟冠軍晉級日本一總冠軍賽。 由於這特別的賽制,因此聯盟優勝球隊若在取得三勝後(首輪則是第二名球隊取得一勝後),下一戰只要在12局上半結束後依舊是平手狀態,此時例行賽順位在前的球隊已立於不敗之地,確定晉級下一輪或是日本一。2011年洋聯決勝輪第四戰,軟銀打完12局上半和西武以1:1戰成平手,雖然此時已確定晉級,但12局下半的比賽還是得照常舉行,
線上運彩投注
最後軟銀擊出再見安打,順利以4勝的成績晉級日本一總冠軍賽。2013年起,中央聯盟修改規則,只要在延長12局上半,後攻球隊只要守住平手即確定晉級的情況下,比賽將提前於12局上半結束,2014年央聯高潮系列賽首輪第二戰,阪神和廣島打完12局上半仍然以0:0戰成平手,此時阪神已確定立於不敗之地,
娛樂城推薦ptt
故裁定比賽結束,阪神以1勝1和的成績晉級決勝輪。不過洋聯一開始並未跟進,若發生相同情形,還是得將12局下半打完。2015年起,洋聯也導入相同制度,相同狀況發生在第12局上半時,一樣提前結束比賽,不進行12局下半主隊的最後攻擊。 由於高潮系列賽不會影響球季排名,故決勝輪不能稱為「聯盟冠軍賽」,但如果要稱為「聯盟CS冠軍賽」則在意義上沒有問題。 至於預告先發投手部份,洋聯CS維持預告先發,中央聯盟則是從2018年才導入預告先發制度。至於總冠軍賽則視兩隊賽前兩隊總教練協調而定。2013、2014、2018的日本一都有實施預告先發。 此外不管是首輪或是決勝輪,如果出現因雨延賽且沒時間補賽的情況,則直接用當時的結果決定晉級的球隊,如果戰績相同,則季賽排名在前的球隊晉級,這點要特別注意。依現行制度,CS首輪安排一天補賽日,決勝輪則安排2天。 現行日本職棒總冠軍戰(日本一系列賽)由兩聯盟的CS冠軍交手,除此之外沒做太多改變,為七戰四勝制,2019年有主場優勢的是洋聯球團,為第一、二、六、七戰主場。主場優勢是採兩聯盟輪流,若以西元年來分的話,偶數年是央聯主場,奇數年為洋聯主場,先取得四勝的球隊為日本職棒總冠軍。有和局制,一樣以12局為限(2017年以前為15局),如果七場打完沒有任何一支球隊拿下四勝的話則加賽第八戰,直到有球隊拿下四勝為止,第八戰以後的比賽則取消和局制,第八戰主場與第七戰相同,並直接在第七戰的隔天舉行。若需要第九戰的話,則在移動日一天後至三四五戰的主場舉行,2018年總冠軍為福岡軟銀鷹隊。參考資料:2004~2006 洋聯季後賽(playoff)制度2004年洋聯季後賽的模式為,只要是例行賽前三名即擁有季後賽資格,基本對戰方式如下:1.第一輪由例行賽第三名挑戰例行賽第二名,三戰兩勝制,
ATG電子推薦
比賽均在例行賽第二名之主場舉行2.第二輪由第一輪勝出的球隊挑戰例行賽第一名,採五戰三勝制,例行賽第一名若在球季賽期間領先第二名超過五場勝場差,則例行賽第一名可優先取得一勝,五場比賽主場均為例行賽第一名之主場(2006年改為第一名無條件取得一勝,第三戰跟第四戰由第一輪勝出球隊之主場舉行)3.第二輪勝出的球隊為聯盟冠軍,代表洋聯參加日本第一總冠軍賽。因此當時的洋聯季後賽第二輪為名符其實的「聯盟冠軍戰」。4.若第三名球隊在第一輪挑戰成功,但在第二輪敗北的話,則球季排名第二名以後的依舊以勝率排序,不會因為季後賽第一輪挑戰成功而從第三名跳到第二名。(如2006年的福岡軟銀鷹隊) 然而2004年和2005年例行賽第一名均為軟銀鷹(福岡大榮鷹),但是領先第二名勝差都沒超過五場,因此在季後賽第二輪沒有一勝優勢,而不幸這兩年鷹隊最後均以2勝3敗敗下陣來,與聯盟冠軍無緣。2006年制度改為,只要是季賽第一名無條件獲得一勝,而原先五場季後賽全在第一名主場舉行的規定也改成第三、四戰在第一輪挑戰成功球隊之主場舉行,但這年火腿以直落二擊敗軟銀,所以這年也沒有第三戰和第四戰。 文末附上日本職棒官網所提供之歷年聯盟冠軍球隊,請參考。 http://bis.npb.or.jp/yearly/歡迎光臨作者的粉絲團:日本職棒喫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