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結合臺灣中油公司碳纖複材研發優勢,共同規劃太空級複合材料產品研製,由中油交付「光學酬載複材圓筒」產品及「高壓燃料槽/閥件管路鍍膜」 技術給國研院太空中心,雙方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同時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共同推動太空衛星產業提升技術力。中油今舉辦有機材料領域衛星複材交付典禮,儀式由經濟部長王美花與科技部長吳政忠見證,身兼經濟部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專區有機材料領域召集人的臺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將衛星複材元件交付給國研院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交付儀式之後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國研院太空中心運用過去在遙測衛星研製與委託國外發射衛星的經驗及鏈結,結合中油研製中的碳纖複材優勢,整合國內複材團隊,共同規劃太空級複合材料產品研製。此次交付儀式即為雙方初步合作兩項成果的展現,包括「光學酬載複材圓筒」及「高壓燃料槽/閥件管路鍍膜技術」。中油指出,「光學酬載複材圓筒」為遙測衛星上酬載高精密光學鏡頭的結構元件,為因應太空的使用條件與急遽的溫度變化,光學酬載複材圓筒從低吸濕材料選用、複材疊層設計、模具設計到製作條件,每個環節都是重要關鍵,不能輕忽,最後的成品元件才不會汙染到鏡頭,
17娛樂城
且能避免溫度變化造成變形使得鏡頭因而移位。
中油今舉辦有機材料領域衛星複材交付典禮,圖為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許麗珍攝
衛星的推進採用過氧化氫燃料(H2O2),由於材料相容性問題,目前倚靠國外廠商的不銹鋼鍍膜技術來提升元件及管路系統和過氧化氫燃料的相容性。中油攜手國研院太空中心,在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的協助下,
DG夢幻真人
展開高化學相容性之高壓燃料槽/閥件管路鍍膜技術/設備研發以及相關測試,
真人娛樂
首度展示鍍膜技術成果。李順欽指出,國研院太空中心過去在衛星計畫中所使用的碳纖複合材料結構件,製造材料均為國外所生產,再輸入交由國內的複材廠商製造,或是直接由國外製造完成結構件。另外衛星推進的高壓燃料槽/閥件的管路鍍膜技術,也須仰賴國外,對國內衛星研發有相當影響。臺灣中油整合國內開發之複合材料與設備進行設計、分析與原型製作,過程皆依照國研院太空中心提供之規格與指導,再交由國研院太空中心進行元件之測試驗證。國研院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衛星因為在真空環境工作,除了向陽、背陽溫差高達攝氏200度之外,也容易受到太空輻射破壞,因此材料必須具備輕量、高剛性(低變形)及耐輻射的特性。過去這些材料受制於國外,設計容易受到限制;如今臺灣中油投入研發、也完成設計製作,
戰神塞特試玩
如果能順利通過驗測,
視訊百家樂
臺灣在衛星設計的自由度會更高。這段過程不僅是國內太空衛星產業自主化重要的里程碑,臺灣中油也將以研製高階材料帶動轉型,
RSG雷神之鎚
為臺灣的科技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此次交付展示初步合作成果同時簽署合作備忘錄,即是以實際行動展現建立自主太空科技能量且共同成就我國太空科技產業發展的技術力與決心。(許麗珍/臺北報導)
文章源自於蘋果新聞網,